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6日讯 (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房华)2024年深秋的东营黄河口,海风拂过42.195公里的赛道。身高1米77的孙艳君如一道红色闪电冲过终点线,计时器定格在2小时49分28秒——这是她三年跑步生涯中第四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从2021年初次迈开脚步,到如今成为东营跑圈无人不晓的“一姐”,孙艳君的成绩单书写着个人传奇:首半马1小时46分、首全马3小时10分、荣成马拉松国内女子第一、无锡马拉松成功“破三”、亚洲锦标赛嘉兴马拉松国内第一(国际第二)、2025年上半年进入中国女子马拉松百强。
她奔跑的身影背后,是一座资源型城市以“体育+”为支点的精彩转型。当黄河入海口的晨光映照在新建的2234公里健身步道上,东营的全民健身事业正以同样惊人的速度奔向新里程。
RAYBET雷竞技官方网站三年蜕变:从公园跑者到城市体育名片
2021年8月8日,东营的公园小径迎来一位特殊的初学者。曾是瑜伽爱好者的孙艳君因疫情中断练习,转而跟随晨跑人群迈开脚步。彼时的她不曾预料,身高1米77带来的“压迫感”会转化为奔跑的动力,更没想到两个月后的东营半马赛场上,她能以1小时46分的成绩初露锋芒。
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石大操场。与资深跑者张文龙的偶遇,为她打开了专业训练的大门。月跑量突破500公里的严苛训练下,2023年厦门马拉松迎来她的全马首秀—3小时10分的成绩让“东营一姐”称号不胫而走。当她在荣成马拉松以国内女子第一身份站上领奖台时,自嘲“国内第一才305有点丢人”的背后,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执着。
金标赛道:东营马拉松的城市跃迁之路
孙艳君创造佳绩的舞台,恰是东营精心培育十五载的黄河口马拉松。这项获世界田联金标认证的赛事,2024年全球排名跃居第28位,国内第5位。赛事期间配套的“跟着赛事游东营”、特产展销等活动,吸引3万余名选手参赛,成为城市活力的新引擎。
东营的赛事矩阵远不止于此:山东省首个国际B类公路自行车赛在此飞驰;2025年计划举办的多项全国性赛事和省级赛事,编织出“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亮点”的体育日历。当孙艳君在2024年元旦10公里迎新跑中夺得亚军时,她脚下的玉带河公园健身步道,正是东营“体育设施进公园、进社区”民生工程的缩影。
全民共享:健身步道上的民生温度
中心城区健身步道贯通工程作为2023年民生实事,建成了覆盖全域的2234.4公里黄河健身步道网络。当孙艳君与200余名跑友在2024年元旦踏上玉带河公园新铺设的步道时,东营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3.49平方米,位居山东省前列。
更智慧的健身网络同步织就:全市9595个体育场馆接入“一键预约”平台,利用率提升25%。这些散布在公园、社区的健身节点,已成为孙艳君等市民们日常锻炼的首选基地。2025年8月8日,东营将迎来全民健身日全国主会场活动,冠军来了“进社区、进公园、进学校、进景区”公益行活动将同步启动—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,在黄河入海口绽放出最生动的实践。
跑团力量:联赛机制下的体育新生态
孙艳君的身份不仅是跑者。作为东营嗨跑营队长,她带领战队在2024“好运山东”马拉松城市联赛中勇夺战队第四名,个人荣膺年度女子组冠军。“联赛机制激活了团队凝聚力”,她如此评价创新的积分赛制,“从确定队员到分配任务,需要的是大局观和组织能力,赛场上的对手在场下都成了朋友。”
这种体育精神正深度重塑城市气质。当孙艳君带着早产的儿子辗转各地参赛,当基层党组织领办的社区运动会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创新案例,体育已超越竞技本身,成为东营人健康生活的新方式,也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“黄河样本”。
孙艳君的个人最好成绩从310到247的蜕变曲线,恰与东营体育事业的发展轨迹同频共振。当她在2025年马拉松联赛中高举奖杯时,身后的城市正以“生态为底、赛事为核、品牌为翼”的立体格局,书写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体育答卷。从健身步道上的晨跑者到国际金标赛道上的精英选手,从单一赛事到产值数亿的体育产业链—在黄河与大海相遇的地方,体育已成为东营这座城市转型最富活力的催化剂。
发表评论